有兩種主要觀點來解釋內隱與外顯態度的關係,單一態度模式(single attitude model)與雙態度模式(dual attitudes model )。單一態度模式(Smith & Decoster,2000)認為態度是單一建構,新的態度會將舊態度取代,而非同時存在。這兩種態度是源自於相同態度建構,差別在於測量方式不同,不同的測量會測量到該建構下的不同歷程。換句話說,外顯測量是測量進入意識後的態度,內隱測量所測得的態度是尚未進入意識的態度,因此這兩種測量結果是否一致要看個體在態度進入意識後要不要再加以改變。

      Fazio & Towles-Schwen(1999)提出MODE model(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 Determinants of mod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making),也傾向單一態度模式,認為內隱與外顯態度的關係會受到動機和機會的影響。動機是指想要掩飾的意圖;機會是指掩飾行為的條件,例如當有立即做出反應的時間壓力時,個體便沒有機會掩飾自己的偏見。當掩飾的動機與機會高時,內隱與外顯態度的相關低,當掩飾的動機與機會低時,內隱與外顯態度的相關高。所以當個體本身存在不被環境接受的態度且擔心讓他人知道會對自己不利時,例如偏見、刻板印象,採用直接測量會因為社會期許效應修正個體真實的反應,而間接測量可以避開這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這兩種態度會出現低相關(Devine, Plant, Amodio, Harmon-Jones, & Vance, 2002; Kawakami & Dovidio, 2001)。 

      雙態度模式(dual attitudes model )認為這兩種態度各是不同建構 ( Wilson, Lindsey, & Schooler, 2000)。在單一態度模式中,新的態度會把舊的態度取代,但在雙態度模式中,新態度是把舊態度覆蓋過去,這裡指的覆蓋就像太陽出現時便看不到月亮一樣,太陽光會讓人看不到月亮,但月亮並沒有因此消失。所以雙態度模式認為當個體對於態度對象物同時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評估時,哪一種態度會凸顯出來成為外顯態度,需靠個體既有的認知資源來提取,假設對同一個對象同時有A與B兩種態度,若成功獲取A態度便會報告出A,A便是外顯態度,B則成為內隱態度。當B態度成為內隱態度時,仍會影響非自主控制的反應,例如非語言行為。 不論是單一態度模式或雙態度模式,內隱態度的概念讓我們可以解釋態度與行為間不一致的現象。

leev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